永远留在黑土地的知青——知青楷模——杨晓沪

吴桂森(园林)

<p class="ql-block"><b style="color:rgb(237, 35, 8); font-size:22px;">《上海知青》杂志社出版</b></p><p class="ql-block"><b style="color:rgb(237, 35, 8); font-size:22px;"><i>策划审核:王建国总编</i></b></p><p class="ql-block"><b style="color:rgb(237, 35, 8); font-size:22px;"><i>图片来源:视频剪辑</i></b></p><p class="ql-block"><b style="color:rgb(237, 35, 8); font-size:22px;"><i>校 对:颜新成</i></b></p><p class="ql-block"><b style="color:rgb(237, 35, 8); font-size:22px;"><i>美篇插曲:领航</i></b></p><p class="ql-block"><b style="color:rgb(237, 35, 8); font-size:22px;"><i>编辑制作:吴桂森</i></b></p><p class="ql-block"><b style="color:rgb(237, 35, 8); font-size:22px;"><i></i></b></p> <p class="ql-block"> <b style="font-size:22px; color:rgb(237, 35, 8);">文/吴桂森</b></p><p class="ql-block"> 2022年4月13日,是上海知青杨晓沪逝去七周年纪念日,早在几天前,《上海知青》杂志社的编委群里,王建国总编就发倡议,号召编委们学习杨晓沪奉献精神,写文章祭奠知青楷模杨晓沪。</p><p class="ql-block"> 记得2017年,上海知青徐桔桔和北京知青贾爱春,她们两位也是退休之后返回她们的第二故乡(逊克县边疆镇山河村)带领农民致富的,她们两位还到哈尔滨市知青联谊会传经送宝,哈尔滨市知青联谊会党委书记——李素梅大姐组织知青各个组听他们的报告,李大姐号召知青们学习她们的奉献精神……她们还给大家带来了她们种植的大豆,推销给知青们,从她们那里知道了上海知青杨晓沪的名字。</p><p class="ql-block"> 2021年1月,我来到了上海。自从4月份来到了《上海知青》杂志社以后,才听说了杨晓沪的事迹,读了他的后知青二次创业的事迹,令人震惊。一桩桩一件件他的知青生涯,他的不同凡响的故事,用事实说话令人佩服。</p><p class="ql-block"> 翻开《上海知青》杂志2014年第20期,就有关于杨晓沪的“三农”情结。</p><p class="ql-block"> </p> <p class="ql-block">最让我铭记的是王建国总编的经典阐述:“一部社会发展史证明,不管是生存,温饱,还是尊严,人性中无不包含有血性,有血性的人性才是完整的人性 。知青如此——支撑着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。</p><p class="ql-block"> 知青将其鲜明的使命意识、深刻的危机意识、清醒的自省意识和强烈的批判意识融进了自己的生命,化为血肉和灵魂,铸就了不朽的知青文化。”</p><p class="ql-block"> 杨晓沪就是这样的中国知青;我们所有知青也应该成为这样的知青。</p><p class="ql-block"><br></p><p class="ql-block"><br></p> <p class="ql-block"> 杨晓沪是1970年4月份下乡的上海知青,他当年17岁。</p><p class="ql-block"> 他下乡去黑龙江省爱辉县腰屯村农村插队,那天还没到地方,天已经黑了,汽车载着知青,车轮陷进坑里出不来,杨晓沪脱下军大衣卷成卷,塞到车轮下,号召知青们一起推车,解决了问题,初露锋芒,令人佩服。1973年,20岁的他被推选为生产队长,征求个人意见,他爽快答应下来。在当时那种环境下,知青被推选为基层干部的人不少,但是,大多数都是副职,尤其是生产队长,杨晓沪是第一人。转眼春节来临,别人都回家探亲,他却留在村子里,起早贪黑抓备耕生产,当年小麦、玉米、大豆三大作物都适时完成播种,村里第一次这么顺利。他看到农村农机具落后,跟自己父母借钱为生产队买了一台四轮拖拉机,比原来三轮拖拉机提高了功效,增加了好多功能,当年村里人均收入翻了翻。他爱学习,尤其是爱辉的历史,他了如指掌,对爱辉的九大将军,他能详细讲述,令百姓赞叹!他连续三年推掉了上大学的机会,1976年,公社党委集体决定:杨晓沪必须上大学。临行前,他说:我一定会回来的……大学毕业,他被分配到上海,但是他没有忘记他的第二故乡,凡是村子里的孩子上大学的,他都赞助一千块钱,他的工资只有不到三千元,在当时不是小数目。</p><p class="ql-block"> 2005年6月,杨晓沪52岁,他做出了一个决定:重走长征路。重走长征路,寻访老知青,他预算里程是23000多公里,他却走出了45000公里,历经16~17个省份,相当于走了两个二万五千里。他的思想是受父母影响,他的家庭是军人家庭,父母都是军人出身,红色家风感染他的一生,他说:……与下乡相比,其它的经历似乎平淡如水,只有长征那段岁月如血、如铁、如诗、如酒,刻骨铭心,魂牵梦绕。</p><p class="ql-block"> 2004年,杨晓沪随大批知青重返第二故乡——爱辉,所见所闻,感慨万千,于是他有了“关注三农,二次下乡”的打算。2013年11月,北京有关方面举办的(中国农业合作社首届高峰论坛会)杨晓沪在会上发言“悬在农民头上的三把刀”详细讲述了,1)农资,2)农机,3)卖粮,他的观点得到了高度重视,语惊四邻,令人刮目相看。</p><p class="ql-block"> 2009年医院查出杨晓沪的肝、胆、肾、肠都有囊肿,病情严重。他办理了退休手续,乡亲们接他去农村养病,可是他心里装的都是农村农民农业合作的问题,他静不下来……</p><p class="ql-block"> 2012年,他结识了逊克县边疆镇山河村,带领农民创办合作社致富的上海知青徐桔桔和北京知青贾爱春,学习她们二次回农村创业经验。他拖着疾病缠身的躯体,回上海找钱。找他认识熟悉的知青和自己父母家人……杨晓沪筹集资金100多万元,为生产队订购农机具。</p><p class="ql-block"> 2014年是个丰收年,卖粮380多万元,收购商一拖再拖,从元旦到春节,再到元宵节,他亲自去討债最后要回了这比巨款 。这一年,农民收入翻了翻,从人均三千元到人均一万元。</p><p class="ql-block"> 就在村里人想继续大干一场时,我们的好知青,农民致富的带头人杨晓沪永远地闭上了眼睛……</p><p class="ql-block"><br></p><p class="ql-block"><br></p><p class="ql-block"><br></p> <p class="ql-block">他像一滴水坠入江河,</p><p class="ql-block">他像一颗流星划过星辰。</p><p class="ql-block">他把灵魂的起点定格在黑龙江,</p><p class="ql-block">他又把生命的终点永远地留在了爱辉,</p><p class="ql-block">那个魂牵梦绕的地方。</p><p class="ql-block">黑龙江,北大荒啊!</p><p class="ql-block">467万全国各地的知青永远怀念的地方!</p><p class="ql-block">杨晓沪这个名字永远活在知青们心里!</p><p class="ql-block"><br></p><p class="ql-block"><br></p> <p class="ql-block"><b style="color:rgb(237, 35, 8); font-size:22px;">  王建国总编转发:</b></p><p class="ql-block">当年爱辉腰屯生产队的老书记王继岭是杨晓沪入党介绍人,下面是他的书面发言和近照——</p><p class="ql-block"> 今年的4月13日是杨晓沪逝世七周年纪念日。关于杨晓户事迹的纪录片即要播出了,此时此刻我们应该感谢摄制组同志的辛勤工作,他们做了一件利国利民,弘扬正能量的好事实事。</p><p class="ql-block"> 杨晓沪同志七十年代响应党的号召,从上海奔赴黑河,把美好的青春贡献给祖国的边疆。退休后不忘乡亲,带病返回原插队村,带领乡亲们创办农业合作社。他意志坚定,呕心沥血,辛勤工作,把生命的最后时光留在了黑土地。</p><p class="ql-block"> 杨晓沪同志,作为一名共产党员,他不忘初心,用自己的生命践行了毛主席为人民服务的教诲。他事迹的感人之处就是无私奉献的精神。逝者已去,精神长存。我们学习纪念他最好的方式,就是要把合作社办好。我希望现任的村党支部和本届合作社的领导班子,在杨晓沪无私奉献精神的感召下,全心全意、兢兢业业,领导社员将合作社办的越来越好。希望全体社员积极支持领导工作。每年秋天,我们以丰收的硕果慰藉逝者的英魂,这是他最想看到的。</p>